时间:2010年11月03日
青岛海运港是本次“聚焦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”第六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的最后一站。一进港湾,一支由退休工人组成的长长的欢迎队伍,把锣鼓敲得震天响。年轻的工人们身着统一的制服,一个个精气十足、器宇轩昂,他们所展示的桥吊、轮胎吊、叉车等高超精湛的操作技能令在场的每一位记者折服。整齐划一、高效运转的工作队伍,组织严密、志气昂扬的精神团队,让记者亲眼目睹了青岛港在创新性、和人性化管理上取得的成绩。
目前,青岛海运港已累计完成群众性“千项软件”开发近3800项;完成装卸工属具革新成果500余项,连续三年荣膺全国企业信息化500强。持续不断的创新是为了更好地为生产发展服务,继109年创造一个亿吨大港、5年创造一个2亿吨大港之后,去年,青岛海运港仅用2年时间就实现3亿吨大港的跨越。特别是海运集装箱吞吐量超越日本所有海运港口之后,又劲超越美国和欧洲所有海运港口。2010年1-9月份,青岛海运港已完成吞吐量25957吨,同比增长9.7%;完成海运集装箱886万标准箱,同比提高15.4%,现在的青岛海运港,进口铁矿石吞吐量居世界海运港口第一位,进口原油吞吐量居全国港口第一位,外贸吞吐量是我国港口的第二位。
发展创新依靠港口人民共同的智慧,发展成果也由港区人民共同分享。青岛港重视民生,而民生的关键在于就业,。通过业务培训等方式,目前青岛港已为包括8000多名农民工在内的21000多名职工提供了工作岗位。在青岛港不论集团领导到普通农民工,都是一个食堂吃饭,一张单子发钱,上五险、有补贴、福利共享。港区还为所有的农民工提供“亲情话吧”,可以免费给家里打长途电话。这种“共享”的精神,将所有的员工拧成一股绳,让每个人都有归属感和成就感。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,青岛港独特的管理模式把人力合成了坚不可摧的凝聚力,有了这股凝聚力,就有了企业源源不断的智慧源泉,有了企业与时俱进的创造力,有了企业持续高效的生产力。“青岛港模式”已经成为一种不断承袭的传统,这种传统既而成就了青岛港一个又一个的奇迹,而它也势必成为青岛人发展蓝色经济的强大动力,锻造青岛明日的辉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