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17年11月28日
除了服务亟待提升之外,航运企业当前还面临着一个严峻的考验,那就是日趋严格的环保政策。
“如果航运企业严格按照目前的环保政策运营,那么整个行业将为此多支付600亿美元的成本。”现代商船总裁兼首席执行官Yoo Chang Keun提出了一个令人咋舌的数据。
除了已经生效的压载水公约外,2016年,根据国际海事组织伦敦会议的决定,自2020年开始,全球船用燃料含硫上限从3.5%下调至0.5%。随着限定日期的逐步临近,处在复苏阶段的航运业面临因环保而来的额外成本增加。
在Yoo Chang Keun看来,针对硫排放新规,航运企业有三种应对措施。首先是低硫油的使用,这也是目前大多数航运企业正在采用的方式。但从成本角度看,低硫油的价格较高,因此班轮公司当前大多采用分时段、分区域使用的方式。其次,对原有船舶进行改造,安装船用洗涤器,进行过滤和净化。经过改造,船舶运营商依然可以用重油,通过设备来进行过滤,但设备安装成本非常高,价格在500万美元-1000万美元之间,而且还要等待10个月的加装时间。第三种是建造LNG动力船舶。目前,该船型在近洋航线中使用比较广泛,在远洋较少。但其劣势在于,LNG动力船的建造成本较高,在加燃油地点上也有所限制,还会导致船舶牺牲部分空间,在载箱量上有所损失。
不管采用上述哪种方式,航企都将为此支付更多的额外成本。尽管Yoo Chang Keun并未透露现代商船可能的策略,但他对新造LNG动力船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和关注。此外,达飞近期的22000TEU超大型船舶订单,也考虑采用LNG动力模式,这或许是未来行业发展的方向。
既然额外的成本支出不可避免,如何更大程度地提高运营效率,就成为了航企思考的重点。而层出不穷的新技术,给海运业提供了更多解决方案。如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,能够大范围提高供应链效率,同时建立一个包含价格管理、运费基准、货运预订等方面的自动化解决方案,不仅为航运企业,也为货主节约成本,并具有可见性,从而推动其他环节参与。不过,德迅相关人士也发出警告,在新技术被采纳之前,航企应该为系统缺乏兼容性、相关部门监管、网络安全、隐私曝光以及前期投资成本等问题,想好解决方案。
如果说此前的航运业是由供需关系而决定的,那么现在和未来,航运业的发展将更多由新技术引领。如何开发新技术,使用新技术,将成为考量航运企业智慧的关键。